乐山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乐山人事考试网 > 乐山事业单位 > 报考指导 >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多少人数报名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多少人数报名

2022-04-25 11:09:24 乐山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乐山人事考试网

【导读】华图乐山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多少人数报名,更多关于2021乐山事业单位招聘,乐山事业单位考试,乐山事业单位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乐山人事考试网!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多少人数报名

  乐山华图教育提供乐山人事考试信息,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入口、职位表、准考证、成绩及笔试面试培训辅导。需要考试资料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乐山华图公众号(lshuatu)领取相关备考资料。

2022年上半年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统计汇总》》

  网上报名:2022年4月24日至4月28日上午12:00。

  网上资格审查:2022年4月24日至4月28日18:00。

  网上缴费:2022年4月24日至4月29日18:00。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2年5月23日至5月29日上午9:30。

  笔试时间:综合类、卫生类2022年5月28日;教育类2022年5月29日。

  2022年上半年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备考图书》》

  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备考资料》》

  一、刑法的概念及性质

  第一节 刑法概述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 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 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平等适用刑法的具体要求是: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予以平等的保护;对于事实犯罪 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认定犯罪;对于任何犯罪人,都必须根据其犯罪事实与法律 规定量刑;对于被判处刑罚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刑罚。

  (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罪:是否犯罪;责:承担什么责任;刑: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刑相称、罚当其罪。

  第二节 犯罪概述

  一、犯罪构成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体

  是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客体是集合名词,是广义性的,表现为法益,通常是 XX 权。如偷手机的行为中犯罪客

  体是财产权,拘禁行为中犯罪客体是自由权。

  犯罪对象 v.犯罪客体:犯罪对象是具体的物、生命、自由,犯罪客体是抽象的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二)犯罪客观方面

  1. 危害行为(作为和不作为)

  作为:不当为而为之,即积极的身体表现,如利用自己的四肢,利用物质性工具,利用 动物实施,利用自然现象实施,利用他人实施。

  不作为:当为而不为,即消极的不作为。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义务来源: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母亲看着孩子饿死而不喂奶),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将未成年人带入危险的地方玩耍),职务或业务要求产生的义务(如医生有救死扶伤的义务)。

  2. 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一般作为定 性、量刑的标准。

  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结果与行为有必然的客观的法律联系。

  4.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三)犯罪主体

  1. 犯罪主体的含义

  指的是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2.刑事责任年龄

  (1) 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 14 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

  (2)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烧杀淫掠,伤贩爆投-8 种行为,不是 8 项罪名)

  (3)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6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刑事责任能力

  (1)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 政府强制医疗。

  (2)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 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犯罪主观方面

  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包括罪过和犯

  罪的目的、动机几种因素。1.故意

  (1) 直接故意 明知+希望

  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 度。(明知+希望)

  (2) 间接故意 明知+放任

  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态度。

  2. 过失

  (1) 疏忽大意的过失 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 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2) 过于自信的过失 已经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

  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 果的心理状态

  【无罪过事件】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 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此即无罪过事件。无罪过事件包括不 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扫码关注“乐山华图”
乐山人事招考、招聘资讯及时发布
电子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编辑:乐山华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