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2 14:04:04 乐山教师考试网 https://leshan.huatu.com/jiaoshi/ 加备考QQ群 热 加微信领资料 领 APP模考刷题 爆 文章来源:乐山华图
【导读】乐山教师考试网提供以下四川教师招聘信息:2022年上半年乐山教师公招考试笔试时间,更多关于2021年乐山教师招聘,2021年乐山教师招聘公告,乐山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请关注(乐山人事考试网)。
根据2022年乐山人事考试网发布的乐山人事考试计划,乐山上半年是考试的,而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复网友提问时说2022上半年全省教师考试是在5.29日,教师公告预计在4月中旬出,乐山教师考试笔试内容为教育公基,大家考试备考了吗?和小编一起来刷题打卡吧!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B.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政治性质的制约
C.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
D.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1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1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构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社会学员 D.全部个性
1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7.培养学生(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
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8.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 )。
A.广义的教育目的 B.狭义的教育目的
C.广义的教育 D.狭义的教育
19.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性质是( )。
A.选拔性、淘汰性 B.目标性、水平性
C.参照性、差异性 D.常模性、个别性
20.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 )。
A.健康的审美观 B.鉴赏美的能力
C.感受美的能力 D.创造美的能力
------------
11.C【解析】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但是不可以决定教育目的,也不属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故本题选C。
12.C【解析】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故本题选C。
13.C【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故本题选C。
14.D【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故本题选D。
15.B【解析】所谓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从广义上说,是指面向全体国民,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通过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渠道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从狭义上说,是指全体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不得因种族、民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经济等因素而限制或剥夺其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体到学校和班级,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得人为地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故本题选B。
16.C【解析】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故本题选C。
17.D【解析】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故本题选D。
18.A【解析】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故本题选A。
19.A【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主要是选拔性和淘汰性的教育,区别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发展性。故本题选A。
20.D【解析】美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其中,创造美的能力是最高级的。故本题选D。
(编辑:乐山华图)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