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事业单位

您当前位置:乐山人事考试网 > 乐山事业单位 > 报考指导 >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多吗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多吗

2022-04-25 11:10:19 乐山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加备考QQ群 加微信领资料 APP模考刷题 文章来源:乐山人事考试网

【导读】华图乐山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多吗,更多关于2021乐山事业单位招聘,乐山事业单位考试,乐山事业单位招考公告的内容,请关注乐山人事考试网!

 2022年上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多吗

  乐山华图教育提供乐山人事考试信息,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入口、职位表、准考证、成绩及笔试面试培训辅导。需要考试资料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乐山华图公众号(lshuatu)领取相关备考资料。

2022年上半年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报名人数统计汇总》》

  网上报名:2022年4月24日至4月28日上午12:00。

  网上资格审查:2022年4月24日至4月28日18:00。

  网上缴费:2022年4月24日至4月29日18:00。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2年5月23日至5月29日上午9:30。

  笔试时间:综合类、卫生类2022年5月28日;教育类2022年5月29日。

  2022年上半年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备考图书》》

  乐山事业单位考试招聘备考资料》》

  第三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

  (一)概念

  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 侵害采取的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自卫行为。

  (二)构成要件

  1. 起因条件:现实的不法侵害

  2.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 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图。保护非法利益、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不具有防卫意识。

  4. 对象条件: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5. 限度条件: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防卫行为和侵害行为必须基本相适应。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

  刑法 20 条 3 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紧急避险

  (一)概念

  指在法律所保护的权益遭到危险而不可能采取用其他措施加以避免时,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权益而保护较大的权益免遭损害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 起因条件:合法权益面临现实危险

  2. 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迫在眉睫

  3. 对象条件:无辜第三者的权益

  4. 主观条件:具有避险意图

  5. 限度条件: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生命权大于健康权,健康权大于财产 权,财产权之间可以进行价值比较。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

  (三)不适用的人群

  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即对正在发生的危险负有特定职 责的人,不能为了使自己避免这种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的行为。

  第四节 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犯罪预备

  1. 犯罪预备的概念

  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犯 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

  2. 犯罪预备的内容

  (1)犯罪动机;(2)已经做好犯罪准备;(3)被动停止犯罪行为;(4)尚未着手 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未遂

  1.犯罪未遂的概念

  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欲达目的而不能) 2.犯罪未遂的特征

  (1)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规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2) 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3) 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没有预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观原因。

  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犯罪中止

  1. 犯罪中止的概念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 的发生的行为。(能达目的而不欲)

  2. 犯罪中止的特征

  (1)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 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 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扫码关注“乐山华图”
乐山人事招考、招聘资讯及时发布
电子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编辑:乐山华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